谁曾想一款游戏火爆全网,燃爆全球。
国产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于8月20日正式发售,上线短短几个小时之内,在游戏平台Steam中29个国家和地区的热销榜上获得第一,同时在线玩家突破110多万。游戏中对中国文化、中国审美原汁原味的表现,不仅打动了中国玩家,也成功吸引到大量外国玩家。在体验《黑神话:悟空》前先通读《西游记》原著,成为不少“老外”的“必修课”。
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,随着《三体》《流浪地球》《原神》《长安三万里》《我的阿勒泰》等一系列代表性佳作的接连问世,我国文化产业迎来矩阵式突破。从对外国文化的充分消化吸收,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电影、电视、游戏等领域相继涌现出多方评价俱佳的精品,既标志着我国文化工业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,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。
从游戏中的一草一木到人物的一言一语,《黑神话:悟空》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。为了再现《西游记》原著中的建筑,技术人员走遍我国大江南北,建立了中国首个古建筑虚拟资产库,海量的历史古刹、文物古籍被还原,重庆大足石刻、杭州灵隐寺等皆有惊鸿一瞥,随处可见的奇观让全球玩家对中华文化叹为观止。“在渲染时,我们甚至连灰尘都舍不得抹去,最大程度保留东方建筑的美感。我们相信,中国文化数字化表达能够超越国界。”这种对中国文化的坚定自信,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,是中国文艺工作者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底气所在。
《西游记》是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代表作品,也是知名中国文化符号。近现代以来,海内外围绕西游题材的各种文学、影视、游戏等改编作品层出不穷。中国有动画片《大闹天宫》和电视剧《西游记》,日本有鸟山明创作的漫画《七龙珠》。在西方,美国拍摄过《猴王》《西游记ABC》,澳大利亚也拍摄过《新猴王传奇》。然而,这些西方的改编版本大多是借西游的壳讲述的西方故事。如何以当代技术手段和形式塑造一个表现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、体现中国精神的“美猴王”,一直是中国文艺工作者在探索尝试,也是中国社会所翘首以盼的。
《黑神话:悟空》自4年前第一部预告片引发轰动以来,就被不少人寄予了助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厚望。从目前看,《黑神话:悟空》在海外收获了不少惊叹号,但也有一些媒体走向了反面,开始把中国游戏业当成了下一个和西方厂商争夺市场的“威胁”。这些观点似曾相识,但确实又都走偏了。中国的文化市场本来就很庞大,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、海量的创作人才以及科技创新的加持之下,中国文化产品不断取得突破,一步步走向高端化和国际化,显然是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。同时,中国优秀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,也具有丰富全球文化经验,展现文化多样性的意义。
我们自身同样也需要保持平常心。一款游戏的大热固然令人欣喜,但我们也还是要认识到,在与单机游戏相关的技术水平、产业积淀、市场成熟度等方面,我们还是新手。中国的行业从业者也需要认识到,随着自身实力的崛起,会逐渐进入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的阶段,其面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。作为后来者的中国游戏业者,面对一个多元评价的国际市场,应当继续保持谦逊求进的心态,客观冷静地面对外界评价和自己所取得的成绩。
《黑神话:悟空》是中国文化产品国际传播的一个成功而崭新的开始,但这就如同孙悟空破石而出,成为“齐天大圣”一样,只是漫长西行路上的序曲。当前,以影视、游戏等为代表的当代“中国经验”正在不断外溢,这已是全世界都在不断感知的文化事实。展望未来,我们尤其要通过现代文化产业的方式方法,以更加自信的心态,创作生产出更多专注于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精品佳作,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。(公开信息)